从技术角度分析这场旷古烁今的决赛。
两天前那场比赛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36岁的“小孩”曾卓君,这位年纪上已经和“小孩”完全不沾边的中国格斗老将,再次拿下了2025沙特电竞世界杯(EWC)《街霸6》项目的冠军,成功实现二连冠卫冕。
虽然格斗游戏一直被视为小众项目,但小孩二连冠的影响力有多大?一则更好玩的数据是,夺冠后的第二天,《街霸6》的销量在Steam就登上了国区热销榜第三:
鉴于目前EWC仅举办了两届,在这个时间点上,谈小孩卫冕的成就是“前无古人”可能有些夸张。
但不可否认的是,哪怕算上格斗界的传统大赛“EVO”、奖金最高的第一方比赛“卡普空杯”,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依旧要逊色于EWC一头;可以说,EWC这个不对区域名额做任何限制,参赛资格全凭大赛成绩,奖金也相对高的世界级比赛,才真正代表了世界《街霸6》项目的最高竞技水平。
连续两年在该赛事夺冠,小孩足以证明自己在《街霸6》项目上的统治力。但比赛向来是两个人的舞台,想要讲清楚小孩曾卓君二连冠真正的含金量,还要从他这次决赛的对手,真正的“小孩”,年仅15岁的智利新人Blaz说起。
1
2009年出生的Blaz,同样也可以算“出道即巅峰”,去年年仅14岁的Blaz,在南美地区的5届卡普空职业巡回赛中,拿到了4次冠军,1次季军的成绩,这也让他顺利晋级了年终的“卡普空杯”总决赛,成为《街霸6》备受关注的新星。
但和其他电竞项目一样,格斗游戏向来不缺“少年天才”。
去年EWC八强赛中,和小孩曾卓君打出那场堪称“2024 EWC街霸6最精彩对决”的日本选手阿光Hikaru,当时年仅19岁,被誉为世界最强的AKI角色使用者。
本次EWC中爆冷以5:0击败夺冠大热门Mena RD的英国选手EndingWalker,早在《街霸5》时期就展现出了强大实力,16岁便拿到了2022 卡普空杯第五名的成绩。
就连这次缔造了“半场开香槟”名场面的美国选手Punk,当年在大型赛事上力克一众知名选手出道时同样年仅18岁。
有如此多先例在前,来自智利的Blaz能被注意到,一方面是因为他“足够小”——即使是在不缺天才的格斗圈,14岁的出道年纪依然相当少见;二是他拿到的成绩也足够好,年初的卡普空杯亚军,已经证明了他拥有能在顶级比赛上杀进决赛,乃至夺冠的潜力。
和圈外人的普遍认知不同,格斗游戏并非是个单纯依靠反应力、手速和熟练度的电竞项目。在双方基本功差不多的情况下,胜负关键更在于对对手心理和习惯的揣摩,这种近乎“猜拳”式的博弈,几乎贯彻了一局比赛的所有瞬间。
在这种情况下,想赢比赛不仅要了解自己,更需要了解你的对手。小孩之所以能以36岁高龄接连拿下两次冠军,靠的就是丰富的大赛经验和快速阅读对手习惯的能力——“猜拳”本身是个运气游戏,但作为人类而非AI,出手规律总是有迹可循。
但作为14岁的少年,Blaz非常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在绝对的数值面前,任何技巧都是无效的”。
经验上的不足,他依靠自己超人般的反应力来弥补。
“斗气防御”是《街霸6》新增的一个系统,可以通过消耗斗气,防御住对手所有方向的攻击;但如果你能在攻击命中的前两帧内按下斗气防御,则可以触发更高阶的“精防”,整个画面会短暂时停:
“精防”有相当高的收益,几乎能瞬间将攻守形式逆转,原本被压制的一方能直接反打。
而和“精防”高回报相匹配的是它最严苛的触发条件:一帧是60分之1秒,两帧内触发精防,就相当于你要在0.03秒内反应对手的攻击并按下按键。
格斗界最著名的EVO Moment #37里,传奇选手梅原大吾连续15次招架春丽“凤翼扇”并实现绝地翻盘的名场面里,“招架”动作的输入时间窗口为7帧,是街霸6“精防”的3倍还多。
但15岁的Blaz,他最具代表性的比赛风格,就是出现率极高的精防。
同样在这次EWC的16进8比赛中,Blaz对阵日本玩家板桥时,5局比赛中Blaz连续按出了9次精防,每一次都能在被压制时强行逆转对手的攻势。
在和小孩交手前的数据统计中,小孩在本次比赛的总精防次数为5次,而Blaz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6次,是前者的5倍还多。
相比其他年少成名的选手,Blaz除了极致的反应力外,在许多人眼里也是最老成,最有冠军相的一位。
除了在游戏里非常沉稳,总是耐心等待机会,很少鲁莽进攻。
游戏外也几乎看不到这个年龄段选手可能会有的紧张情绪,反而从头到尾都是一副见惯了大场面的“无所谓”态度。
即使是在EWC这个最高舞台的决赛,面对上届冠军小孩时,依旧是一脸轻松,表示自己就是来“享受比赛”的。
这场决赛之所以戏剧性拉满,除了两人足足相差了20岁,几乎是两代格斗天才的对决外;也是两种游戏风格的对抗——超级反应究竟能不能胜过老道的经验,比赛开始前谁也不知道。
2
和其他电竞比赛相比,格斗游戏是一个观赛门槛相当低的项目,所有的信息、所有的对抗都被聚焦在了一个屏幕里;比的也是人类间最原始的争斗,一横一竖,最后站在赛场上的人就是胜利者。
但同样,也有相当多的信息和细节被快节奏比赛所掩盖,只有真正看懂选手间的博弈,才能体会到小孩夺冠的含金量。
让我们把视角重新调回小孩夺冠的10秒之前,双方战至4:4的最后一分,谁拿下了这分,谁就是2025EWC最后的冠军。
而此时Blaz的肯已经将小孩的不知火舞逼进了板边,通过连续两个投技,把小孩的血量压进了十分危险的范围内,这个时候只要再被起手到一次,就可以直接通过连段带走。
这时候面对起身压制,小孩选择了非常经典的“凹升龙”,即用自己的无敌技强行打断对手的进攻。
但这么做是要承担高风险的,格斗游戏有句老话叫“升龙不中,后果严重”,如果Blaz当时没有继续压制,而是选择更稳妥的防守,升龙在被防御后就会有一段相当长的硬直时间,足以让Blaz稳定打完一套连招,也就是俗称的“确反”。
为什么叫“凹”?因为这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直接技巧可言的纯猜拳游戏,二分之一的成功率,以当时的血量形势看,这直接决定了小孩到底是落败,还是继续比赛,保留自己夺冠的可能性。
Blaz选择的是继续压制,然后被小孩的升龙命中,双方回到均势。
这算是Blaz的选择失误吗?不是。因为不能以马后炮的形式指责Blaz的决策失误,格斗游戏的“猜拳”,向来都是风险不对等的。
站在Blaz的视角,如果猜对,小孩没有凹这个升龙,那自己就直接拿下比赛成为冠军;即使猜错,由于当时血量很健康,自己依旧是容错率高的一方,承担的风险不过是双方回到均势,重新立回。
在这样的收益比下,Blaz做出了最稳妥的决策,这毋庸置疑,是一个成熟职业选手应该做的判断。
随后发生的事,或许在熟悉街霸的玩家眼里有些匪夷所思——Blaz在一个看似不应该抢轻拳的缝隙里进攻,这直接导致了小孩后续攻击命中,带入连段和资源后实现翻盘,遗憾告负。
这是Blaz的失误吗?仍然不是。这甚至体现了Blaz对每个角色的基础性能相当了解,以及在关键时刻依旧拥有相当冷静的判断力。
小孩在升龙命中后,选择的压制方式是绿冲下中拳,Blaz没有乱动,稳妥地防住了第一段攻击,在常规状态里,绿冲下中拳被防御后,双方的帧数差是小孩“+1”,即小孩拥有快1帧的先手优势。
但在《街霸6》里,“只快1帧”是一个相当暧昧的微小优势。这代表小孩除了出最快的轻拳外,任何前摇更长的动作都会被对方的轻拳打断,要知道当时小孩的血量已经见底,即使被伤害最低的轻拳命中,也会导致输掉比赛。
所以Blaz再次使用了一个收益远高于风险的决策——“自己也出轻拳”。这个选项相当安全,只会输给小孩的轻拳,而由于轻拳起手的连段伤害过低,小孩即使命中,当时拥有的资源也无法一套连段直接带走,双方要再进行第三次猜拳。
但一旦小孩更贪心,使用了除轻拳以外的任何其他压制选项,虽然回报更大,但都会导致Blaz的轻拳命中,比赛直接结束。
这就是在最后的十秒里,双方关于战术风险、心理、以及角色对策的深度博弈,也是这个15岁小孩可怕的地方——永远都能找到那个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选项。
看似Blaz胜券在握,但小孩却利用了他这种冷静的判断力,反过来设置了一个新的“帧数陷阱”。
正常状态下,绿冲下中拳的帧数差确实是“+1”没错,但如果你能稍微延迟一段时间发动攻击,让自己的下中拳持续帧尽可能晚地触碰到对手,双方的帧数差距就有可能被拉到“+2”。
在“+2”的情况下,就拥有了回报更大的压制选项,也就是最后比赛里出现的结果,通过下中拳而非轻拳起手的连段,足以打光当时Blaz的血量,这算是当时唯一一条可能的取胜方法。
但这个操作同样要冒极大的风险,上面我说的“稍微延迟一段时间”,实际上指的是“精确延迟到第15或16帧”,因为如果少于15帧,攻击会直接打空,给Blaz一个完美的确反机会,多于16帧,帧数差仍然只有“+1”,Blaz的选择依旧有优势。
所以唯一的胜负手,就在于小孩能精准地在这只有2帧,0.033秒的时间窗口里,果断地按出了下中拳。
即使对于职业选手,这种“体感放帧”的技巧也很少能在比赛中见到,更别提还是EWC的“Final Round”。因为人不是打点计时器,在如此高压的情况下,普通人心态难免会产生波动,更不可能冷静地去感知那个仅有2帧的时间窗口。
敢于在最后一轮使用这么高难度的技巧,背后展现地不仅是日复一日的长时间练习,更是比赛经验丰富所带来的冷静头脑和大心脏的结果。
不要忘记上述提到的一系列博弈和操作,仅仅发生在10秒钟内——这才是“小孩”和小孩的对决间最奇妙的地方。
结语
“I am not random champion,I am real champion.”
“我不是碰运气拿到的冠军,我是真正的冠军。”这是小孩在第二次夺得EWC冠军后,众多获奖感言的其中一句,我觉得这就是这场比赛、这最后10秒钟的绝佳注释。
相比过去老一代的格斗游戏,许多人都认为《街霸6》会更看重猜拳,更有随机性,更讲运气。
但现在,小孩曾卓君用连续两次冠军,36岁的高龄,以及最后那个仅有0.033秒的精准确认,告诉了全世界他不仅没有“Too Older”,而且有信心在比自己小整整20岁的年轻人面前,表演出同样高难度的技巧和心理战。
只有看清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意识到格斗游戏的魅力、比赛的魅力,当然,还有小孩的冠军之路,究竟有多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