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一代重狙枪王巴雷特,如何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枪厂与游戏厂商的关系?

游研社
文化 2017-02-09
文化 > 一代重狙枪王巴雷特,如何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枪厂与游戏厂商的关系?
提到重型狙击枪,人们立刻会想到巴雷特M82。在电影和游戏的世界中,这把枪永远是上镜率最高和名气最大的一支。身为现代反器材武器之父的罗尼·巴雷特,又是如何为群众“洗脑”的?

M82特殊用途狙击步枪,是精度、射程、威力的完美统一。然而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它的发明人罗尼·巴雷特在涉足军工业之前,从未接受过枪械制造方面的系统学习。

1972年,高中毕业后的巴雷特从事摄影,并且用了十年时间在这一行当中闯出了小小的名气,也在市中心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然而,1982年1月的一个偶然事件,让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摄影家,却多出了一个枪械发明家。在纳什维尔石河边的外拍中,巴雷特对河边停靠的MK II内河巡逻艇——确切的说是上面的两挺勃朗宁M2重机枪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幼时的他跟随祖父在田纳西州山野中打猎,经常有因弹药威力不足而错失目标的经历,这种情景在成年后依然历历在目。

突发奇想的巴雷特,回家之后立刻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掉摄影工作室,用这笔钱来制造一支供单兵发射12.7mm(.50 BMG)大口径弹药的半自动武器。

这才是M82重狙的灵感之源这才是M82重狙的灵感之源

凭借自己过去在祖父枪房里积累的枪械知识,巴雷特在相关从业者的指导下画好了三维图纸,并且兴冲冲地找到当地的枪械加工厂寻求合作,但得到的却是“你是不是要用这个打UFO?”的嘲讽。

的确,在步兵武器把火力输出放在第一位的冷战背景之下,这样的武器的确不可能获得军方的认可。即便是在民用市场,它也太过笨重了,扛着这个家伙翻山越岭,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无论在游戏还是电影中出现的M82,大都用错了地方,因为近、中距离的反步兵作战,不是它的设计初衷


就在此时,一个从事金属部件加工的朋友找上门来,他们在车库里做出了M82的原型枪,随后推出了首批三十支量产版。

虽然它的售价高达一万美元,这支“2000米距离依然可以隔着水泥墙放倒一头鹿”的枪中之霸,还是吸引了当地的爱枪人士前来抢购。此时此刻,中情局的“黑衣人”们也注意到了这支前所未见的武器。

1985年,CIA订购了一批M82,将其特征抹去之后,送往阿富汗,供“圣战士”(也就是日后的塔利班)们用于山地游击战,同时收集实战数据,继续完善武器性能。1991年,美国军方宣布采购M82(军方编号M107),至此,“反器材步枪”正式进入大众视线。

澳大利亚狙击手在2015年用M82A1完成了2800米的狙杀,此前这一记录一直由英国狙击手克雷格·哈里森所保持,后者的射杀距离是2475迷,武器为L115A3


1997年,在重狙市场快人一步的巴雷特不仅获得了实质性的垄断,而且利润也首度突破1亿美元。然而罗尼却盯着一张世界地图眉头紧锁:“我们的武器已经如此成功,但这个品牌却不为大众所知,这究竟是为为什么?公司的下一条出路又在哪里?”

与此同时的游戏业,一个与之关联的标志性事件也发生了……

N64平台的《黄金眼》是主机上第一部以真实武器为卖点的FPS,我们可以用上PPK、AK47、FN P90……的模型,因为每支枪都配有一个奇怪的名字。

游戏的主设计师Martin Hollis这样回忆:在《黄金眼》已经接近完工的时候,制作人Ken Lobb带着任天堂的律师突然出现,要求立刻修改武器名称。对此,Hollis表示抗议,理由是既然真实的武器或者名称可以出现在电影和小说中,为什么唯独游戏不能用?

在资方的强压之下,Hollis不得不妥协。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泄愤”式的枪械命名,比如蝎式冲锋枪在游戏中所使用的Klobb这个名字,正是来源于那位“专制”的制作人。

早期的FPS为什么大都为而二战、科幻这些非当代题材?除了潮流与巧合外,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武器授权费用的问题?


虽然军火商放着买卖不干却跑去告射击游戏厂商的事情极少发生,但侵权罪名一旦坐实,即便枪厂不提赔偿金额,光是“回收已经发售的游戏制品”这一条要求,也是灾难性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游戏设计师都在小心翼翼地打着擦边球。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里出现的Glock-18全自动手枪,注意枪身铭文被故意错拼成“Gluke”


《使命召唤Online》的MP5K,被命名为SMG5《使命召唤Online》的MP5K,被命名为SMG5

从法律层面讲,只要射击游戏中出现了已经注册的枪械的外观或者是名称,就是侵权行为。但从实际执行层面来看,外观专利不同于技术专利,仿制品在细节上做一些微小的修改,很容易避免逃过侵权界定,再避免使用枪械的商品名,就可以像下图中的大妈一样坦荡荡了……

然而对于玩家,尤其是广大臭军迷来说,一眼就能就看出问题的建模和随便乱起的名字,总是流露着浓浓的山寨感。那么游戏厂商又是在没有取得授权的情况下,让玩家感觉自己用的是“真枪”的呢?

让我们结合大家非常熟悉的《潜龙谍影》系列,简单说说:

“山猫”(Ocelot)在MGS3中使用马卡洛夫PM手枪和柯尔特SAA左轮(Colt Single Action Army),这两种武器不仅外观和名称与现实相符,而且还借Snake之口,指名道姓地大谈各自的性能特点……

小岛秀夫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SAA早已超过了专利保护期,而以 Makarov、AK为代表的苏制经典枪械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根本没有专利保护这一回事。

相对基本可以免费使用的苏制枪械,美军制式枪械受到的专利权保护更加严格。不过,这依然不妨碍“M4A1 Carbine”这样的名字出现在游戏之中,这是因为,柯尔特公司当初是以Model27的项目代号进行研发的,至于M4A1则是美军给予的制式装备编号,它并非注册的产品名。因此,只要游戏中不出现“Colt M4A1”这种作死命名,柯尔特公司也没辙。

同理,新一代突击步枪SCAR-H被标注为MK-17(制式编号),枪模不要100%相同,就可以“合法”在游戏中出现。当然,在收到FN公司的律师信的时候,要矢口否认这支枪就是SCAR重管版才行……

MGS系列还有一些躲避枪械版权问题的小花招:

张冠李戴:上图为Snake在MGS3中使用的M1911A1,从模型来看,这是一支勃朗宁HP手枪。

搬出曾用名:MGS3正式流程“食蛇者”行动发生在1968年8月,在此六个月前,美军已经对M16步枪进行了正式命名,但游戏中出现的这支一代名枪(上图),依然使用它的实验项目代号XM16E1。

“原创”武器:上图The Boss使用的这把外型奇特的“突击手枪”,其真身是岩岛兵工厂设为M2布拉德利装甲车乘员设计的M231自卫武器。在游戏中的名称是“爱国者”,这为游戏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低清、标清游戏自带“原生打码”功能,即便枪模做到神还原也没关系,因为细节均不可考,拿去给法官看也没用……但在进入HD时代之后,再继续这么搞肯定是不行的


在低清游戏时代,设计师通过对外观和名称的偷梁换柱,这是游戏开发商、玩家,甚至是枪厂都能接受的“实名解决方案”。然而在进入高清时代后,玩家对枪械细节的要求越来越高。

想让玩家在游戏中用上“真家伙”,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游戏商从军火商那里购买授权,但在实践中,这往往是最接近“不可能”的一种了。

这是因为,枪厂通常对新鲜事物缺乏热情,极端守旧,他们不是专给人吃闭门羹,就是漫天要价。Raven开发CoDOL的过程中,甚至有几家不具名的枪厂提出线上卖一件武器,就必须拿一份分红这种无理要求。

但枪厂之中也有异数——法国BB枪厂商Cybergun论规模和销量排不进全球前五,却是这一行当中利润率最高的一家。他们的生财之道,就是充当总是在鸡同鸭讲的游戏商与军火商之间的沟通桥梁。

他们能够帮助游戏开发团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枪厂的授权(一笔不菲的佣金自然少不掉),当然也干了不少“坏事”。比如《使命召唤》的“现代战争”系列开创之初,Infinity Ward小组一直在非授权的情况下制作FN品牌武器,尽管并未引起这家比利时军工巨企的注意。恰恰是Cybergun从中挑事,最终让动视在缴纳费用之后,才避免了一场官司。

除了自己给枪厂送钱,和找Cybergun这样的皮条客以外,还有一种获得枪械授权的方法,这就是等枪厂主动找上门来白送……然而这样的事情,真的有人做吗?

绕了这么多,在本文开头的人物生平介绍中刚冒了个泡就神隐的罗尼·巴雷特表示:“我来做!”

和知名枪企相比,巴雷特公司谈不上拥有多少“底蕴”,然而这恰恰是他们没有包袱,可以放下身段寻求扩大产品知名度新途径的原因。

自从1987年的《机械战警》开始,M82系列出现在了不下百部的动作电影之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巴雷特公司赞助的。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这把通体乌黑,杀气腾腾的武器被国内观众亲切地称为“炮狙”。

也许是巴雷特的公关部门忘记了给剧组捎带使用说明书,于是我们在过去的电影中经常看到自带满满槽点的场景,比如:

在《第一滴血4》中,兰博率领的小队中的狙击手,携带笨重的M82A1 CQ(短管版)进入原始丛林,把它用成了一把“冲锋狙”。在同类型电影中,M82经常被当成是战术狙击枪,甚至是M14EBR这样的精确步枪来使用。

《生死狙击》中的主角施瓦格一开始使用M40A3执行狙击任务,然而在敌方直升机出现之后,他迅速捡起副射手的M82A1,并且三枪就拆掉了直升机的螺旋桨连接部。在现实中,巴雷特的确有打直升机这个用途,但能够胜任的型号应该是无托抵肩发射方式的M82A2,并且在除了“某款游戏”以外,它从未完成过类似的战绩。

是的,你应该知道我要说的是哪款游戏……

2006年,罗尼·巴雷特在同年的拉斯维加斯枪械商贸展上宣布,他已经为军工企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这就是和射击游戏厂商进行深度合作。在被问及是那一家的时候,副总裁拉尔夫·沃恩(Ralph Vaughn)接过话头:“由于协议内容,我们不能公布它的名字,但我可以保证的是,明年的《使命召唤》最新作(指COD4初代)会给你们答案。”

虽然罗尼·巴雷特并非游戏玩家,但他知道CoD这三个字母的巨大影响力。在05年获知动视准备推出一部现代题材的新作之后,他立刻开始着手合作事宜。至于负责这一计划的拉尔夫·沃恩,恐怕是世界上最轻松的谈判者了,因为大老板允许他将巴雷特品牌免费送给对方使用,并且还可以提供一笔不菲的赞助。

罗尼·巴雷特只有一个附带条件——能够安排表现M82性能的情节。

于是在《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著名的“双狙人”关卡中,我们看到了更多充满玄学的演出:

关卡开头,还处于青葱岁月中的普莱斯和麦克米兰队长(作为巴雷特最大竞争对手的名字,不知道这是不是故意的……),手持加装消音器的M21潜入切尔诺贝利,除了狙击枪和一把副武器以外,你看不到还有什么别的装备。

然而在进入作为狙击点若干小时之后……

两人暗杀小队凭空变出了一把M82A1。在后续两部“现代战争”中,M82的名称还使用了非官方的“Barrett .50”,以此来突显品牌与其主要产品线的口径特征。

实际上,不到1000米的狙击距离,使用加装消音器的M200、M40A3,在精度和射手的生存能力上的表现会不会更好?

“打飞机”桥段,怎能少了它?这是金大将军当年定下的规矩。

M82巨大响声捅了马蜂窝,两人组被武装分子围攻,狼狈逃窜,而麦克米兰也因为此前的装逼过度而瘸了一条腿……这大概是这个主角其实是M82的关卡中,唯一符合真实的情节了。

在合作条款中,动视必须保证巴雷特的武器出现在“好人”手中,以彰显正确的品牌形象。沃恩说:“我会随时从开发者那里了解巴雷特的枪是如何再游戏中使用的,确保我们的产品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巴雷特公司不允许自家武器在游戏中被‘敌对势力’使用”。

在现实中,M82的名声并不好。由于在民用市场出货量极大,M82系列经过黑市流落到了南美贩毒武装和其他坏分子,像撕纸一样地击穿军警的轻型装甲车辆……难怪巴雷特如此在游戏中重视自家产品的正面形象


那么难道那些说着俄语和阿拉伯语的反派们,就只能把AK用到死了吗?看看《现代战争2》中入侵美国本土的俄国空降兵,你就知道了:除了装备有FAMAS、UMP、FN Five Seven这样的欧洲国家制式武器以外,他们还用上了美国的Vector、AA12、以色列Tar21和南非Striker等一系列精品枪械,胸怀及其博大,反倒是AK枪族成为了小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现代战争2、3两作中充斥着对AK自带天然排斥情绪的俄军士兵现代战争2、3两作中充斥着对AK自带天然排斥情绪的俄军士兵

原因就是,巴雷特与《现代战争》品牌的合作,让众多枪厂开了窍,他们在《现代战争2》的制作过程中纷纷加入了“出钱出枪”的队伍。但为了突出“政治正确”,只能把非美军制式装备以外的“万国牌”枪械,交给“敌人”来使用了。

在20世纪之初,西方国家的烟厂会给小孩发免费发放香烟形状糖果,以这种无良方式来培养潜在客户。“电子游戏在年轻人面前展示了我们的品牌,而他们都是我们未来的用户”,巴雷特公司的品牌推广策略也如出一辙。

由于枪械在除了北美以外的其他地区,通常不是一种可以合法销售和持有的商品,因此在传统观念中,使用真实枪械的做法对游戏开发商非常有利,但对武器商来说,利益就不是很明显了,这也是此前军工企业并不待见那些有合作意向的游戏开发商的原因。

然而,罗尼·巴雷特却告诉那些盲目守旧的“枪贩子”们,军火商几乎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利用电子游戏提高自己产品在年轻人当中的知名度。这种免费广告,为何不要?

和动视合作的军火公司都很快尝到了甜头,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便是一例。他们的无托短突击步枪TAR-21性能一流,但却因为美方的政治压力而无法在本国士兵身上大批量装备。通过MW系列为人所熟知之后,09年之后的TAR-21订单几乎翻了一倍,尤其受到东南亚军方的追捧。

巴雷特和“使命召唤”的合作,不仅让枪厂收益,也颠覆了游戏武器授权的模式。在《现代战争2》和《现代战争3》两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IW小组不必再过送钱还要看别人眼色的苦日子,那些“有样学样”的军火商会主动找上门来——谁给钱就做谁家的枪。

除了枪厂以外,还有洛克希德·马丁(“标枪”反坦克导弹)、Trijicon(ACOG瞄具)等等支援型装备厂商加入了合作的行列,希望通过在青少年群体中扩大知名度,来“倒逼”军方加大采购量。

是的,谁又能保证那些还在电视机屏幕面前抢手柄的小P孩,在十几年之后不会成为顶天立地的军人,在武器使用反馈、装备采购过程中也能说上话吗?

2008年Trijicon和动视签订的是两年合作协议,这导致2010年冷战背景的《黑色行动》,也不得不为AK枪族安上了这种先进瞄具……画美不看


在文章最后,心疼一下EA的射击游戏武器设计师……

在动视以高冷的姿态等待军火商排队上贡的时候,隔壁的EA家却一支受困于枪械授权的问题,这些负面事件包括2010年由于《荣誉勋章》在多人模式中设置“塔利班”势力而和军方彻底翻脸,2012年因为《战地3》中违规使用贝尔直升机公司产品而被告上法庭。2013年,品牌经理Frank Gibeau搬出《美国宪法》的言论自由权,来和指责EA“在游戏里面制造杀人武器却不付钱”的美国枪支协会(NRA)开撕,宣布今后不会再支付给军火商任何授权费用。他们甚至因为《荣誉勋章:战士》这部雷作的溃败,而提前终止了和麦克米兰公司的合作……乱开地图炮的后果,就是今后没有一家枪厂会搭理他们了。

《荣誉勋章2010》中可以扮演塔利班也就算了,这帮山里蛮子居然还能使用美军制式装备……视“政治正确”如无物的EA也是作死


加特林机枪的发明人理查德·加特林(Dr. Richard J. Gatling)是一位医生,在看到南北战争参战双方惨重的伤亡之后,他决定创造一种可以在保持火力的前提下减少战场士兵人数的自动武器,同时用这种破坏力惊人的武器来让人类“冷静思考”。

摄影师出身的罗尼·巴雷特,以同样的触类旁通,为单兵带来了一种可以极大提升作战距离和威力的划时代武器。虽然对于世界上的据大多数人,尤其是生活在“子弹动能达到1.8焦/平方厘米即为枪”国度的我们来说,M82系列反器材武器最多也就是充当臭军迷之间的谈资。不过,巴雷特在不经意间给军火商与游戏商之间“隔行如隔山”关系所带来的颠覆,却让每一个射击游戏玩家受益匪浅。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11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作者:游研社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相关阅读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