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云南人吃菌子是如何变成互联网“年经”奇观的

网上冲浪记事
文化 2020-08-13
文化 > 云南人吃菌子是如何变成互联网“年经”奇观的
收听文本
0:00/0:00

图片来自微博@吴小堂就是啊楚图片来自微博@吴小堂就是啊楚

夏天雨季到来,带着“云南”和“野生菌”等字眼的话题上了好几次热搜。

与这些登上热搜榜的话题同样令网友印象深刻的,则是几条云南人因为误食野生菌中毒产生幻觉的新闻。

新闻并非个例,政府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也非同小可。《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为此发微博提醒正在吃菌子的云南人谨慎下口,还发布了数张野生菌子的图片及相关科普,帮助人们辨认可食用菌子。

云南当地政府也为了让人们重视食用菌子中毒这种事,给民众集体发布了这样的短信。

从官方的严肃态度,不难看出,云南人食用野生菌中毒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历史性问题。

云南省疾病防控中心一篇分析2011年-2017年野生菌中毒情况的文章:“形势不容乐观” 云南省疾病防控中心一篇分析2011年-2017年野生菌中毒情况的文章:“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与官媒的严肃相反的是,广大网友显然被新闻中那几位中毒产生幻觉的云南食客逗乐了。

令人迷惑的动作、口中念念有词,对着空气不断输出的患者,让人十分好奇他们的视角里到底能看到什么。

本来一件严肃的事情,随着此类新闻的增多,简直逐渐变成了某种互联网meme。每年的菌子季到来,“云南人和野生菌的故事”都会受到媒体和网友的关注。

2019年野生菌中毒同样登上了微博热搜 2019年野生菌中毒同样登上了微博热搜

事实上,“吃菌子”既是每年让云南官方头疼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云南人历史悠久的饮食传统。

云贵高原地形复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近一半种类的食用菌种类,是名副其实的菌类王国。每年雨季,也是菌类王国最繁盛的时候,这一时期,云南人就开始寻找各种野生菌子解馋。

与之匹配的,云南吃菌子中毒的案例直线上升,加上当今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几件事加在一起,野生菌因此成为了“季节限定网红”。

而每当这个时候,按照网友的话来讲,“一年一度的云南试毒大会就开始了”。


1

夏天,你在不同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云南人行为,大概能形成一个闭环。

朋友圈里的云南人炫耀自己在山上采到的野生菌子,炫耀自己用一顿菌汤火锅迎接雨季的到来,微博上医生则晒出医院病床记录,十张病床九个都是吃蘑菇中毒。

云南人对野生菌的热爱,确实如同网友们所猜测的那样。这个时节,云南菌子种类不仅多,且产量大,价格是其他时候难以比拟的实惠。根据新闻报道,仅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一天就能销售掉300吨野生菌子。

在云南人眼中,吃菌子这条鄙视链上,云南以外的人基本处在最底端。我们常见蘑菇的多是人工菌,菇肉松散且香气平淡,而野生菌子则完全不同。

它们不仅口感紧实,且味道各异。从科学角度上解释,野生菌子的鲜味是可溶性糖及多种与谷氨酸(味精中大量含有的氨基酸种类)结构类似的氨基酸排列组合而成的结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野生菌子的味道无比丰富,远非人为培育能达到的效果。

这也是云南食客们难以割舍对野生菌子的追求的缘由。

可是既然要尝试野生菌子,就难免要碰壁。自然世界里存在无数未知菌子,研究它们是否有毒对于专业人士都是难题,更不用说平常百姓了。

云南人当然也怕中毒,所以民间流传了多种验毒的法子,什么我们小时候常听的所谓真理“鲜艳的蘑菇有毒”,以及效仿古代试毒的银针验毒,观察菌子接触后是否变色,还有观察蘑菇上是否有虫等等说法都颇为流行。

早些年大蒜验毒颇为流行,据说是把大蒜扔进锅里和菌子一起炒,如果大蒜变黑,则说明菌子有毒。

结果无数云南人身体力行的证明,以上这些办法通通都是心理安慰。


2

在云南人对验毒这件事自暴自弃后,食用野生菌的习俗中,有毒菌子占据了一席之地。

初去云南吃菌子,一定要谨慎采纳云南人的建议,因为他们很大概率会介绍一堆毒菌子给你。按照云南网友自己的说法,“越毒越鲜”。

例如每年被营销号搬出来调侃一遍的“见手青”,算得上网红毒菇了。“见手青”原本属牛肝菌科下的一小类,因切开后会变色而得名,由于味道鲜美,它非常受云南当地人喜爱,常常出现在家常菜中。

“见手青”毒性不算太大,具有致幻的效果,之所以能成为网红,是因为网上传说的只有陷入幻觉才能看到的“小人国”,正是出自它。

云南人吃毒菌子已然掌握了诀窍,不过仍不能完全避免中毒。按理说像“见手青”这种菌子做熟即可避免,但仍有不少处理过程没差错却还是中毒的情况出现,因此对于云南人而言,会不会中毒是概率问题。

在中不中毒这件事上,并不好找规律 在中不中毒这件事上,并不好找规律

为了对付这种问题,云南人发明了“三熟”口诀。

  1. 菌子种类要熟

  2. 菌子要做熟

  3. 去医院路要熟

换言之,中毒并不能阻挡云南人追求美味的脚步。

也正因如此,中毒后陷入幻觉的云南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云南网友吃过野生菌子后看到的世界,大概是只属于云南人的世外桃源,网友的想像力,并不及云南人吃菌子后的所见所闻。

“遇见小人国”是野生菌幻觉中最常见的体验,流传多年还被网友玩成了段子。

除此外,中毒轻者天花板开花。

重者则收获跨物种体验。

更有甚者甚至声称获得了透视功能。

VICE 2018年的文章《我的见手青中毒日记》中,作者声称自己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内部结构 VICE 2018年的文章《我的见手青中毒日记》中,作者声称自己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内部结构

当然也不是所有经历都能那么绚丽多彩,有人就被吓得不轻。

在云南人中毒的新闻下面,云南网友挨个比拼起了自己或是目睹他人中毒的遭遇,俨然一个“彩云之南”故事会,看得云南以外网友好笑之余,也不免生出许多好奇。

种种光怪陆离的迷惑情形,让人怎么听都不觉得这是中毒反应,反倒像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早在2011年,网络上就有网友为体验幻觉拿自己试毒 早在2011年,网络上就有网友为体验幻觉拿自己试毒

不敢尝试毒菌子的网友们,难舍对幻觉世界的执念,知乎上有人提问“怎么没看过大触中毒然后画出来”的疑问,还有学设计的高手为画出小人特意买菌试毒。

有人则更直胆大,生吞野生菌想赴幻境一观,结果中毒是中毒了,未能如愿。

当然云南网友还是很厚道的。面对“想尝试”的感慨,他们也加以阻止并进行教育。

吃毒菌子本身存在风险的,除了致幻,严重的中毒还会引起内脏衰竭乃至威胁生命,自然不是云南网友故事会里那样轻描淡写。

但是你问中过毒的云南人,下次是否还敢继续吃有毒菌子?答案也是肯定的。

云南网友会告诉你,有人因为中毒早上刚从医院出来,下午就敢再把自己吃进医院。也有人中毒五次,再看见毒菌子仍然忍不住下筷子。

云南之外的网友则就更好奇了,到底它们好吃到何种地步,让云南人惦记至此?

在互联网上,云南网友与野生菌子是一种独特的围城,外面的网友想进去,而里面的人.........并不想出来。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29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