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白夜谈】曾经热爱游戏的教师们,也开始苦恼“游戏沉迷”了

B612的刺猬
文化 2021-11-18
文化 > 【白夜谈】曾经热爱游戏的教师们,也开始苦恼“游戏沉迷”了

编者注:这篇夜谈的大部分采访都发生在8月之前,彼时严格的游戏防沉迷制度还未上线。关于游戏防沉迷制度上线之后,孩子们的情况,我们会在近期为大家带来报道。

我毕业于一所还算不错的师范学校,有不少大学同学仍然以青年教师的身份活跃在教学一线。

一开始,这些曾经和我在大学宿舍里一起打游戏的老师们,画风还很符合大家对理想教师的预想——虽然明面上都隐藏了自己是资深玩家的事实,但在和其他教师交流时,还是尽可能对孩子的娱乐爱好表示肯定,时不时还在学生和游戏相关的周记上适当玩梗,来拉近师生距离……听上去很美好。我甚至还组织过他们进行过一场关于新时代教师对网瘾问题的访谈,后来发表在媒体上,反馈不错。

然后,数年过去了。再次相聚的老师们,对游戏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虽然不像某些老教师那样,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但他们无一不受到“网瘾”问题困扰,执教初期那种“只要家长配合,我肯定能引导学生们玩好也学好”的自信荡然无存。

“倒不是我不爱这些学生了。而是沉迷这事真的有时候和家长、老师关系都不大。”在教准高三班的王老师跟我讲述了一个案例:他班上有个后进生,在高考前准备闭关学习,因此事先专门请了一天假,和他游戏中的玩家朋友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告别仪式,场面很温馨,令人感动。这场告别也得到了他父母的支持,怎么看都是开明家长+浪子回头孩子的组合。结果,闭关了两天,这哥们就控制不住自己,又把手机偷出来打游戏了——“就两天”。

这种事在现实中并不鲜见。在网络舆论中,孩子沉迷游戏的主要责任一般是家长和孩子沟通不畅,或者给予的压力太大,但在现实位面,家长开明、学生懂道理、教师也合格,但沉迷依然存在的情况也有。不少老师表示,他们的很多学生家长在孩子们沉迷游戏之后,不光频繁地找老师和孩子沟通,还找了医院和心理诊所的专业心理咨询,进行沟通疏导。

“但就没办法。孩子自己也知道这个阶段很重要,但克制不住要玩。道理都懂,但人就是控制不住。”

教初二的张老师则讲了一位经常上知乎的家长的吐槽:“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孩子沉迷游戏了,他们会说都是你过多干预导致;而如果家长给予孩子自由,让孩子自主选择,孩子沉迷游戏了,他们会说孩子在经受诱惑的关键阶段没有你陪伴,你也是错的。所以我孩子沉迷游戏了,在网上问解决办法,横竖都是我错。”

严格来说,这些所谓沉迷游戏的少男少女,游戏时间还远远达不到“成瘾”那个级别。但是,在目前激烈的教育竞争态势下,稍微多玩点游戏,就很容易演变为成绩的落后,最后导致滚雪球效应:孩子在现实里能获得的正面反馈更少,于是愈发离不开手机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做的其实不多,因为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至于创造比游戏更吸引人的校园、家庭环境,就不要开玩笑了。考试是一个内卷严重的副本,内容枯燥,玩家极难提升自己,还有严重的职业歧视(指偏科),比任何一个垃圾网游都要垃圾。这就是事实。而游戏里,NPC和机制设计都会高度照顾玩家情绪,甚至连挫折构成都没有。有些游戏,你只需要肝甚至签到就能有稳定的收获和成长,你叫老师和家长怎么去营造一个比这玩意更吸引人的乌托邦?”

签到系统意味着稳定而可观的成长

另外一方面,这些老师们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也要面对升职、绩效考核、家长和家长委员的评估。同时,他们也有了孩子,需要考虑更为复杂和棘手的问题。而学生就在那里,始终“愚蠢得叫人心疼”。

“上次我教育一个学生,他反驳我说,你读了一个一本怎么现在一个月才拿那么点钱,你算成功么,凭什么你说的就是对的?”苏老师发现,以他自己现在的生活条件,很难在“学习有回报”这点上说服很多家境不错的学生。

这位沉迷二次元游戏的学生,执拗地认为自己会在未来凭借着远胜于国内游戏文案策划们的文字水平,获得一份很好的文案工作。这让苏老师非常想爆发他在nga喷人的功力,但最后,这场糟心的谈话还是以 “你有这个梦想是很好的,但是你现在的语文水平是过不了简历线的”这种语重心长的客套话结束。

“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对孩子进行健康引导”其实是太过理想,以至于几乎没有多少家长能做到的乌托邦式口号。它背后包含着不低的物质基础和知识门槛,门槛线上的家长尚且会因为各种意外状况而头痛,而那些连“教育孩子有门槛”这件事都不知道的家长——比如常加班少回家的家长们、文化素养本身不高的家长们——能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就已经难上加难了。

当家长们寻找答案,会发现很多答案永远正确,但对现实毫无帮助。因为没有人能接受这个答案背后的另外一个真相——总有人会被淘汰的,孩子如果不够自律,而家长又不能给这种不自律买单的话,家庭教育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

所以,纵然各种可疑的网瘾治疗学校说了那么多难以自圆其说的谎,对游戏、对孩子都离谱的无知,还是能得到不少家长的支持。因为,已经生了孩子的人,没有几个能接受自己孩子会失败的事实。而那些正确的答案,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答案。

复仇者·杨教授。—— CaesarZX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22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作者:B612的刺猬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相关阅读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