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历史悠久的WE,是如何成为一个“赚钱”而非“烧钱”的电竞俱乐部的?

风霖
文化 2016-11-23
文化 > 历史悠久的WE,是如何成为一个“赚钱”而非“烧钱”的电竞俱乐部的?

不久之前,本社曾经采访过英雄联盟项目的品牌负责人——Bobby金亦波先生;其中在谈论到电竞行业的现状时,他毫不避讳地指出——如今的电竞产业链并不健全。虽然看起来主播,选手的工资待遇奇佳,但作为产业支柱的各个单元,比如电竞俱乐部,大部分依然赚不到钱。为了支撑整个大环境的建立和发展,老板们往往会选择用大量资金来换取生存空间和影响力,至于公司经济状况上的入不敷出,在电竞圈内也已经算是一种常态,见怪不怪。

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境况下,“烧钱”二字似乎成为了中国电竞的代言词

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此之中有一支俱乐部的画风与其他同僚们明显不同——TEAM WE。从最初的艰难岁月,到如今高速发展现状,WE基本上经历了中国电竞的各个时代。在保持竞争力,成为一代豪门的同时,WE还解决了一项大多数俱乐部都搞不定的难题,那就是——保持盈利。这在如今以“烧钱”作为主旋律的电竞行业里,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前不久微博热传的WE5元栗子事件

不过问题来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虽说WE在舆论中是出了名的“节俭”,但吃瓜群众看个乐,偌大的家业总不能全是他们从牙缝里省下来的。所以这一期咱们就从WE出发,聊一聊这个俱乐部,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回顾WE俱乐部多年来的生存法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母公司的资本注入

“失去之后才会懂得如何去珍惜”,相信WE对这句话一定有着足够深刻的理解;在建队初期,被称为“世界精英”的WE背靠跨国企业IGE,资金雄厚。在那个中国电竞普遍吃土的年代,百万级预算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伸手的问题,为了拓宽俱乐部的品牌影响力,母公司在投入成本上并不是特别在意。再加上当初圈内土豪实在不多,大量的资本输入,让WE在国内很快处于一个鹤立鸡群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WE与如今各类依靠资金运转维持的俱乐部十分相似(比如王思聪旗下的IG),从选手签约到包装培养、训练场所搭建到战队文化传播,一大堆流程走下来,花钱的地方要多少有多少。


WE欧洲分部运营一年需要保持百万级的预算


2

赞助商支撑

先列出曾经对于WE来说比较重要的几个赞助商:IGE,百事,技嘉。

第一个不用多说,作为作为WE俱乐部的母公司,IGE自然是WE早期最为主要的“收入提供者”,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于后两个,按照个人的理解,应该算是WE的“救命恩人”。在2008金融危机到来之后,全球电竞步入隆冬。IGE在这个阶段遭受灭顶之灾,宣布倒闭。关键时刻百事拉了WE一把,冠名赞助了他们两年。2010年后,技嘉在百事撤资之际及时顶上,成为俱乐部最大的资金来源。他们的前赴后继,让WE在那个电竞俱乐部大量死亡的艰苦年代,成功存活下来。


技嘉时期宣传程度略显浮夸的队服


除去以上三位以外,英特尔,金士顿,i-rocks等厂商也为WE提供过赞助。看到这里不难发现,与传统体育项目相比,电竞俱乐部的赞助种类相对比较单一。足球队的赞助商可以是恒大,篮球队的赞助商还可以是bilibili,而电竞俱乐部的赞助商,依旧是以一些与电竞产业消费利益直接挂钩的厂商为主。以前大部分是外设,如今加上了各大直播平台,像百事,雪碧等资金充裕的传统行业大厂,在圈内依旧还是少数(而且还是饮料厂商偏多,办赛事嘛,你懂得)。


赞助多元化的传统体育俱乐部


3

“副业”的开拓

在俱乐部最艰难的一段时间里,赞助商们提供的资金让WE成功熬了过去。除了感激他们的救命之恩以外,WE管理层也意识到这种模式的危机所在——电竞俱乐部对厂商过分依赖。一方面是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实在是被折腾怕了:谁能保证新一轮的金融危机不会到来?到时候厂商们又撤资了该怎么办?这几年的苦总不能白吃了吧。

痛定思痛,WE决定在接受赞助维持运营的同时,一定要找到能够自给自足的方式。正巧,互联网产业的一波兑现热潮来临(你可以理解为网上的人气终于能换钱了)。于是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经常会在各种诡异的位置发现他们的身影,比如:

手游联运……


WE投资开发的手游《英雄帮》


页游联运……


拥有WE专属服务器的页游《小小海贼王》


桌游制作……

WE投资研发的桌游《龙翼编年史》


YY工会运营……


堪称主播黄埔的WE YY90001工会


教学视频制作……


在直播尚未兴起的年代,与职业选手互动的机会显得弥足珍贵


淘宝推广……


曾经有个同事的外设一套全部出自WE


外设团购……


在团购兴起时,WE投资搭建的一个外设团购网站

为了保证俱乐部的自我造血能力,WE开始在各个领域尝试商业化运作,简单地说:只要不偷不抢不犯法,做得多新鲜多离谱我不管,不砸招牌能营利就行。

在这种近乎疯狂的投资模式里,也存在不少失败的例子。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广撒网的经营方针,让俱乐部在维持正常运营之余,开始拥有了一部分资本积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4

资本浪潮与直播

2014年,大量圈外资本在王思聪等人的引领下涌入电竞圈,整个行业开始飞速膨胀;首先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俱乐部的运营成本直线上升。从业人员工资上去了,选手身价刷刷刷地往上涨,原本几十万养战队一年的外设赞助,突然间就变成了九牛一毛,这还怎么活?没办法,必须得更换一种新的回本方式。至于换的方法,现在看起来显而易见,当时最愿意往圈子里砸钱的土豪们便是直播平台。

同年,WE签约战旗TV,队员们在训练之余常驻平台进行直播,收获签约费的同时也能从日常礼物中获取分成,皆大欢喜。聊到这里,插播一件曾经令人颇为费解的故事:

英雄联盟S4结束后,韩国赛区即刻发生转会地震,豪门三星主力10人全部来华;WE在一群土豪富二代的挖人乱战中签下了spirit,dade,looper三人,武装起WE与M3(WE青训)两只战队,单从人数上来算,他们绝对是全场最佳。转会期结束之后,观众们有的欣喜若狂,王朝崛起之日近在眼前。有的估计也像笔者一样困惑不已,这种大手笔与WE曾经的画风可以说是完全不搭边。砸钱?他们肯定玩不起;影响力?当时OMG,EDG如日中天;那真是奇怪了,WE到底怎么做到的呢?


当年被WE收入旗下的三员大将


答案还是直播平台:三星王朝宣告瓦解之后,WE立马派人去跟财大气粗的战旗谈:

你们去韩国把人签下来,来华之后,他们直接上战旗直播,在WE打职业比赛,干不干?(当然了,签约费就顺便替我们交了吧)

战旗回答得很干脆:买!

于是明星选手三枚到手。

5

电竞选手的培养

WE在圈内最响亮的名号是什么?除了因高涨的人气而被称为“60E”以外,网友们比较熟悉的可能还有一个“人口贩子”。随着资本浪潮的涌入,国内英雄联盟的赛事体系开始步入正轨;赛事影响力扩大,之前提到选手们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嗅到职业选手的商业价值之后,“老司机”WE自然不会闲着。2014年12月1日,Team WE电子竞技俱乐部青训营正式在上海市松江区正式开营。


位于上海松江的WE青训营

今年夏天,Zax在接受本社采访时,曾经给笔者算过一笔账:当时WE运营着的大型青训基地,一年成本大约在两百万左右。按照2014年的行情,一位明星选手的转会费普遍达到百万以上,甚至更高。那么保守估计,一年只要培养出两个明星选手,基本就可以保证资金回本了,一线战队缺人的时候还不用担心后备人才问题;这样既能保证俱乐部的造血能力,又能拥有可观的收入来源,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这种成规模量产职业选手的模式,WE仅仅坚持运营了一年有余。初期的效果不错,向职业舞台输出了不少优秀人材,如今身为WE队内中流砥柱的condi,957,都是从青训营里走出来的孩子。然而,真正打出头的职业选手,除了他俩以外也没几个了(还都给自己用了……)。

在WE的这套体系初有成效之后,各大俱乐部纷纷效仿,建立了自己的青训营;一段时间过后,基本都实现了人员上的自给自足,这对于WE来说就伤了。优秀学员再多,没人签约就是白搭;自己的战队坑位有限,富余的队员拿在手上也用不着,最后掐指算了算成本,发现既然还是亏着的,不能忍。于是不久之后,这座大型青训营项目就被取消掉了。

未来的方向

最后聊聊这支俱乐部今后的打算吧;战队方面,该集训集训,该打比赛打比赛,没啥好说的,毕竟养家糊口的事不用他们操心;腾讯方面也开始尝试各种方式来分润联赛中的各支战队,比如赛事转播授权赚到的钱,S系列赛时期游戏内俱乐部头像皮肤的销售等等,经过确认,在今年已经开始落实,虽然到手的量并不大,不过也算开了个好头,希望今后能够做得更好吧。



Team WE的三位创始人 SKY ZAX KING(从左至右)


至于俱乐部方面,路要怎么走,还得看看管理层动作如何。在行业飞速前行之际,WE“三巨头”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做了三件不同的事情。

其中ZAX运营了游戏社区伐木累,致力于电竞社交的聚合。

SKY创立了钛度科技,进行电竞外设品牌的打造和开发。

King加入香蕉计划,负责赛事运营以及电竞泛娱乐内容的制作。


King裴乐与王思聪(校长左侧)


三人以WE作为基点,对电竞市场进行了垂直细分,尝试利用多领域发展,来拓宽俱乐部的品牌影响力。事实证明,WE通过这些年的开拓和努力,也确实赢得了“老板”们的认可和信任,这让他们在实现自己的战略规划时,有了更多的底气。

至于这种多点开花的方式,在未来能否给俱乐部带来长足的收益?笔者无法妄下定论,还是交给时间来见证吧。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作者:风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相关阅读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