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机甲、护盾、镭射枪:那些活在游戏中的未来兵器 或许很快就会走进现实

二十七号台风
2018-05-24
> 机甲、护盾、镭射枪:那些活在游戏中的未来兵器 或许很快就会走进现实

*本文为“游研社2周年征文活动”读者投稿。

这些“科幻武器”远比你想象的接地气…

在许多游戏中,充满科幻气息的武器设计,是提升游戏可玩性和打击感的关键要素。许多游戏中经典的科幻武器设计十分深入人心。一些已经成为了文化符号,甚至让玩家将它们上升到情怀的高度。 

 一定有人高喊基洛夫 一定有人高喊基洛夫

一定有人高喊磁暴步兵一定有人高喊磁暴步兵

一定有人高喊幻影坦克…一定有人高喊幻影坦克…

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充满幻想风格的武器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游戏的制作人究竟是开了多大的“脑洞”才能设计出这么多“奇葩”的武器装备呢? 

为什么例子都是《红警》? 因为大家比较熟悉嘛~为什么例子都是《红警》? 因为大家比较熟悉嘛~

科幻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幻想,许多极富“未来感”的武器装备,它们在设计之初就参考了许多现实中的装备。它们的原型或者概念,不仅早已出现,而且效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接地气”。

(来自于电影《黑客帝国》)(来自于电影《黑客帝国》)

光棱坦克二战早已出现:最新原型车竟在中国服役?

再举一个《红警2》中的经典例子:儿时有种恐惧叫,对面来了一队 “三级光棱”……

光棱坦克在游戏中凭借其超远的射程、变态的威力,炫酷又充满未来感的激光效果,再加上洗脑的“biu biu biu”音效。从入门用到入土,它成为无数玩家最爱的兵种……

光棱集群的射程优势和范围伤害 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光棱集群的射程优势和范围伤害 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光棱坦克的官方设计图 光棱坦克的官方设计图

然而事实上光棱坦克的参考原型,或许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运河防御探照灯(Canal Defence Light,CDL)是二战时期英军开发出的一种特种装甲车辆。用于在夜间环境里用于地面防御。 

▲在其炮塔位置装备的不是火炮 而是一盏1300万坎德拉的碳弧大灯 亮度相当于26万个50瓦白炽灯的总和▲在其炮塔位置装备的不是火炮 而是一盏1300万坎德拉的碳弧大灯 亮度相当于26万个50瓦白炽灯的总和

在电动遮光百叶窗的配合下,这盏“恐怖的大灯”每秒能闪动6次,还能安装不同颜色的滤镜来改变灯光颜色。如此高频的照射,让敌军的步兵和步兵难以直视前进,敌军的炮手更是无法瞄准。 

这他就是现在马路上臭名昭著“远光狗” 的老祖宗吧…都是专为“闪瞎狗眼”而生这他就是现在马路上臭名昭著“远光狗” 的老祖宗吧…都是专为“闪瞎狗眼”而生

然而常识告诉我们,讲求隐蔽的“夜战”中主动打开大灯暴露自己无异于“自杀行为”。在英军的实验中,当战车照射敌方反坦克炮阵地时,竟然前进了几千米而安然无恙。敌军炮手的射击无一例外的全部射失!

在许多竞技FPS游戏中太阳的位置设置十分讲究 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让一方因逆光而闪瞎狗眼 《战地1》的单人剧情开场就是一个大逆光… 在许多竞技FPS游戏中太阳的位置设置十分讲究 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让一方因逆光而闪瞎狗眼 《战地1》的单人剧情开场就是一个大逆光…

当研究人员问及这位“坦克描边”炮手时,炮手坚称他看到的坦克是在沿直线前行的。然而,在场观摩的人都知道,坦克却是是在一边做规避机动,一边照射阵地。这足以证明这种原始版“光棱坦克”确实能误导敌军炮手。而“顺光”的车内炮手则可以轻松的瞄准敌军,让该型装备在夜战中有很大优势。

▲《彩虹六号:围攻》中的“闪光盾” 也是利用了类似的原理 最近的版本还因为过于imba被削了▲《彩虹六号:围攻》中的“闪光盾” 也是利用了类似的原理 最近的版本还因为过于imba被削了

 在实际使用时,编队的坦克将组成一面闪光网 用数量弥补光线角度的不足 在实际使用时,编队的坦克将组成一面闪光网 用数量弥补光线角度的不足

有趣的是,这种“激光压制”的战术在现代未被英美等国延续,反而被解放军拿来研发出了“独门绝学”:这就是我国最新的99A型主战坦克上装备的主动激光自防卫装置。万万没想到,距离研发出光棱坦克最近的竟然是中国军队……

▲简单的说就是自动捕捉敌军用于瞄准的激光 然后沿着原路用一道强激光照射压制敌军▲简单的说就是自动捕捉敌军用于瞄准的激光 然后沿着原路用一道强激光照射压制敌军

这套系统可以对敌军形成“硬杀伤” 不仅能损坏敌军观瞄设备 甚至还能瞬间让敌军炮手致盲这套系统可以对敌军形成“硬杀伤” 不仅能损坏敌军观瞄设备 甚至还能瞬间让敌军炮手致盲

然而,现在的人类真的造不出光棱坦克上大威力、硬杀伤的激光炮吗?《星球大战》中宇宙战舰激光大炮的对射在我们这代人眼中依然无法走进现实吗?答案或许真的是否定的…

来自于《EVE》宣传片来自于《EVE》宣传片

21年前的1987年,苏联研发并生产了极地号天基激光轨道站,这是人类目前为止制造的最为“科幻”的太空激光武器站。 

这个运载火箭大到令人发指!这个运载火箭大到令人发指!

它能发射高能激光,锁定并摧毁敌军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导弹。只可惜苏联解体的早,唯一一艘试验发射的轨道站因为火箭的原因在大气层中坠毁失事…… 

 仅轨道站本身就有80吨重! 仅轨道站本身就有80吨重!

和平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回头想想还真是有点后怕吖…

从外骨骼到动力装甲:超级战士是永远的话题

在体验类游戏特别是FPS游戏中,为了丰富玩家的游戏体验,主角往往都会区别于NPC被设定成拥有特殊装备或特殊能力的“超级战士”。《光环》里的斯巴达战士、《孤岛危机》中的纳米服、《辐射》里的动力装甲都是在这种设计思路下诞生的。

辐射中的动力装甲辐射中的动力装甲

然而,几乎所有由装备强化的“超级战士”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原型,这就是近几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人形外骨骼。

《使命召唤:高级战争》核心玩法 就是让玩家配备不同类型的外骨骼 浓重的“近未来”风格 让玩家感觉没有很大的“科幻感”《使命召唤:高级战争》核心玩法 就是让玩家配备不同类型的外骨骼 浓重的“近未来”风格 让玩家感觉没有很大的“科幻感”

机械外骨骼可能是我们距离“科幻”最近的项目了!其基本概念十分简单,利用电力或其他能源驱动穿戴在士兵身上的机械装置,从而达到提升士兵身体素质的目的。 

跑的更快、背的更多、搬的更重、跳的更高!跑的更快、背的更多、搬的更重、跳的更高!

最早具有军事意义的机械外骨骼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由通用电气公司与美国军队共同开发。 

穿着这套装备举起150公斤的物体就像举起6公斤的物体一样轻松。不过这套服装不实用,因为它本身的重量就有680公斤,而且系统反应速度极慢,穿上它每秒只能走76厘米,只有平常人正常步速的一半。

然而,财大气粗的美国并没有放弃,2009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HULC”外骨骼系统是现代美国较为成功的案例。 

这是一种无栓束式的液压驱动人形外骨骼这是一种无栓束式的液压驱动人形外骨骼

它的研发目的是帮助士兵在承受高达200磅(约90公斤)的战斗负荷!行进最高速度为每小时10英里(约16km/h)。 

虽然该动力外骨骼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其仍有较大缺陷:这套装备限制了士兵关节的活动范围,使士兵无法做出某些动作。此外改装备也被指出,会让士兵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紧绷的状态,这会加剧士兵的疲劳。因此研发公司目前终止了该项目。 

本季热播的新番《megalo box》 也引用了机械外骨骼的概念 机械和男性肌肉的融合成为“男人的浪漫”本季热播的新番《megalo box》 也引用了机械外骨骼的概念 机械和男性肌肉的融合成为“男人的浪漫”

从军事实用角度而言,机械外骨骼目前的前景并不算明朗。然而,随着太空探索,智能义肢等领域出现刚需,外骨骼或许依然是人类“突破极限”的最佳选择!

从能量护盾到电磁装甲:其实并没有那么科幻

许多涉及太空科幻的作品中,力场和护盾成为了高科技种族的代名词。这层看不见的屏障,能够抵御一切看似强力的攻击,成为了很多种族装逼的必备科技。

《星际2》中神族的灵能护盾 体现了其极强的高科技《星际2》中神族的灵能护盾 体现了其极强的高科技


漫威电影中为了体现瓦坎达的先进 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块自带光学迷彩的护盾 以现在的科技来说,人类是有能力制造出一种类似于护盾的防御系统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动防御系统。



我国北方工业研发的主动防御系统 这种直接摧毁敌方弹头的方式称为“硬杀伤(Hard Kill)”


现有的主动防御系统并不是真的在面前生成盾。而是通过先进的扫描和捕捉技术,快速的侦测每个来袭的导弹等目标。随后通过一定的手段提前引爆目标或者干扰目标使其发生偏转。

彩虹六号:围攻》中耶格的ADS (Active Defense System)原本就是装备在 坦克上的主动防御系统彩虹六号:围攻》中耶格的ADS (Active Defense System)原本就是装备在 坦克上的主动防御系统

然而,现实中最接近“立场护盾”的概念的,应该就是“电磁装甲”。因为功能完备的电磁装甲真的可以做到和护盾类似的观感——在载具周围制造一个磁力的能量场,用强大的电磁场屏蔽所有的来袭目标。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大撤退关卡中 出现的美军斯崔克步战车 就装备了这种概念性的武器《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大撤退关卡中 出现的美军斯崔克步战车 就装备了这种概念性的武器

实际原理其实是磁场感应目标后 发射小型的金属片引爆目标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升级版的主动防御系统实际原理其实是磁场感应目标后 发射小型的金属片引爆目标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升级版的主动防御系统

电磁装甲和电磁炮同属于电磁力驱动的装备,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类似:它们的能耗实在是太高了!不仅要解决能源问题,还要小型化足以在军用载具上搭载。这是目前科技还无法解决的难题。这种装备虽然理论和实践均有成效,但是依然没有在任何军队大规模装配。

也难怪大锤的盾会碎… 本质上其实是电量不够了…也难怪大锤的盾会碎… 本质上其实是电量不够了…

回头开始的问题:游戏制作人和现实的武器开发者,到底是谁启发了谁?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虽然二者的知识水平和态度立场都不相同,但是在创造的赛场上,他们或许真的都站在同一起跑线!

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科幻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科技的发展。这一方面归功于科幻作品的奇思妙想,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受其启发的广大读者。毕竟,从梦想到现实,总要有人为此付出努力。而些努力的人群,或许也会有你和我的身影吧!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1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作者:二十七号台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相关阅读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