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那项在EVE里超过30万玩家参与的蛋白质科研项目,最近已经有成果了

栓子
趣闻 2018-08-29
趣闻 > 那项在EVE里超过30万玩家参与的蛋白质科研项目,最近已经有成果了

不想当科学家的舰长不是好玩家。

可能很多EVE的玩家都没注意到,这款游戏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变成了科学家,不开挂的那种。

2016年,《星战前夜》(EVE online)上线了一款叫作“Project Discovery(探索计划)”的内置小游戏,玩家要参考教程去鉴定并分类1300万个人体细胞蛋白质染色图,进而获得丰厚的虚拟货币等奖励。

但这款小游戏并没有那么简单——它的另一层身份是开发商CCP Games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合作的科研项目,随着玩家们的游玩,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玩家的帮助下,越来越准确迅速地对人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定位,进而帮助到对癌症相关蛋白质以及药物作用标靶的研究。在教程里出现的那位NPC, 其实正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Emma Lundberg教授。

就在最近,官方宣布了这个项目的进展。一篇将于九月份正式发布在权威期刊《自然-生物技术》的报告表明,超过30万位玩家参与了这项特殊的研究,总计完成了3300万个图像分类,研究结果目前已经上传到了公开的“人类蛋白图谱数据库”之中,可供全世界的科学家使用。

为什么一款网游内置地小游戏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这主要是因为人脑在模糊算法上具备很大优势。虽然计算机在识别常见的蛋白质时速度飞快,但面对一些罕见或者全新的组合时,人脑地辨识能力要远远超出AI的水平。几十万名玩家共同在一些看似简单的小游戏上“施工”,其成果是现有的计算机难以企及的。

也正因如此,Emma Lundberg表示,这种将科学项目整合进游戏的方式有着相当光明的前景,在未来将会成为利用人脑计算能力的广泛途径,“我们感谢所有参与过这个项目的公民科学家们,感谢他们作出的探索。”

通过游戏来进行科研,看起来是个大胆的想法。不过,《EVE》的“探索计划”也并非这方面的先例,华盛顿大学在十年前开发的《Foldit》就是它的前身之一。

《Foldit》的玩家们可以在游戏中操纵简单的蛋白质构造,并且根据教程来尝试得到正确的蛋白质结构。越接近现实中蛋白质的构造,玩家的得分就会越高。游戏中的谜题都来自于现实存在的蛋白质,科学家们则通过记录玩家们的思考过程来改进科研用的算法。

这款游戏得到的成果让人惊叹:2011年,《Foldit》的玩家们协助解读了一种病毒蛋白酶的晶体结构(艾滋病毒在细胞中复制、繁殖的关键),这个科学界悬置15年的未解之谜,被玩家们在10天内成功破解。

《Foldit》的成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分布式计算————换句话说,就是将大型的项目化整为零,变成一些小的挑战,然后让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

除了科学研究之外,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其实也大有用武之地,而且你很有可能为它出过一份力。

这个红色的验证码,是不是很眼熟?

它的创造者Luis von Ahn,也是“验证码”这个概念的奠基人之一。而他在2007年的一项创新,更为验证码赋予了新的价值——既然每天人们要输入这么多验证码,那为什么不用它来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呢?

于是,Luis和他的团队提供了一种新的验证码服务。他们把纸质文献扫描下来,再利用软件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单词,最后再和真的验证码放在一起。如果同一张图片被多个用户标记为同一个单词,那么系统就会自动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和其他的单词拼凑成一整本书。有着每天网络上输入的海量验证码作支持,这种把文献电子化的方式效率高得惊人,解决了很多文献在扫描并电子化时的精确识别问题。

你最近常见的“I’m not a robot”也是这位做的

这个点子非常巧妙,Google也是这样想的。因此,2009年,Luis的reCAPTCHA工作室加入到了Google的旗下,并且为他们电子化了大量的图书和门牌号。就这样,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许多看起来庞大复杂的任务。

不管是小游戏还是验证码,都体现出了人类智慧的潜力以及互联网的魔力,只需要一个巧妙的设计,互联网的上的个体就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真正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而且,等你再玩《EVE》的时候,也许就能毫不心虚地说出这句话了: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28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作者:栓子
好奇心是人类的宝藏。
相关阅读
App内打开